更新时间:2022.10.31
变造货币罪是从以下几个要件上构成的: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在客观上表现为实施了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其变造货币的行为都可
伪造已停止流通的货币若以使用为目的,则是犯罪。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以使用为目的,伪造停止流通的货币,或者使用伪造的停止流通的货币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
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观要件:必须出于故意;客体要件: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客观要件: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罪与非罪 本罪为行为犯。一般说来,行为人只要出于故意实施了伪造货币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但这并不是说一定就构成犯罪,这是因为任何违法行为包括伪造货币的行为只有达到一定危害程度时才能构成犯罪。 伪造
如果没有造成任何损害,行为人应当免除处罚,不构成犯罪的《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本款规定,中止犯的处罚是:(一)没有造成损害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伪造货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伪造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
使用假币可能会构成犯罪。对于明知是假币而使用的犯罪嫌疑人,根据使用数额多少进行量刑,具体如下: 1、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使用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的规定,行为人犯本罪的,依法会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产生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或者没收行为人的
伪造货币罪在情节较为轻微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