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8
刑事拘留37天从公安机关向犯罪嫌疑人送达拘留证,并采取拘留措施之日算起。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刑事拘留不是一定要拘留满37天才会放人。 只是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三十七天,如果在不到三十七天检察院就作出了不批捕决定的,则不用拘留到三十七天就会释放被拘留人。
刑事拘留最长是三十七天,最迟放人就是第三十七天,拘留从第二天算一天。在这期间不放人的,就会逮捕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
37天是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的期限,在这时间内公安机关需要查清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并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检察院接收后对案件予以审查并作出决定,检察院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由看守所继续羁押,直
不一定,先看是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如果是刑事拘留,拘留期最长37天,之后一定会有一个结果,要么逮捕,要么放人。如果逮捕继续羁押侦查,一般情况六个月左右移送法院接受审判。家属可以考虑委托律师到看守所会
最长的说是37天,是一种30+7=37的计算结果,其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
刑事拘留,从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开始计算: 一、一般情况下应当在3日内提请检查院批捕,检查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计算公式:1~3+7=8~10天 二、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至4日,检查院应在7日
犯罪嫌疑人被拘留37天后才能申请取保候审,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这里所说的被拘留37天,实际上是指刑事拘留的一般最长期限。对于一般的刑事案件,最多拘留1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的期限可以延长至37天。但
刑事拘留后不一定会逮捕。刑事拘留并不意味着必须逮捕,刑事拘留只是防止嫌疑人逃跑、自杀或者继续危害社会,暂时采取的一种强制方法,后续不一定会逮捕。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
被采取刑事拘留的当事人,不一定构成犯罪。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措施,是否触犯刑法,先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认为不构成犯罪的,就会撤销案件;认为构成犯罪的,就会向检察院移交案件,进而开庭审理以定罪量刑。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根据《刑事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