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1
可以。 离婚案件中,被告提出要求原告补偿一定数额的精神损失费,属于反诉,可以合并审理。 在民事诉讼中,所谓的“精神损失”是概念性的。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司法机关根据“损失”的结果去确定。
法律没有对离婚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最高额作出具体规定。精神损失费的具体赔偿数额一般是根据过错方实施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无过错方对离婚是否有可归责的过错;过错方的经济支付能力等因素确定的。
合同解除后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赔偿利润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医疗过失要赔偿精神损害。费用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离婚精神损失赔偿标准如下: 1、重婚; 2、配偶与他人同居; 3、实施家庭暴力;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导致离婚的案件有四种,无过错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法律没有直接规定精神损失赔偿的具体标准或金额,在
车祸发生后,受害人可以主张精神损失,精神损失费的数额一般是由下列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侵权的手段; 3、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经济状况; 5、当地的生活水平。
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前款规定的赔偿项目应当按照实际情况确定,并一次性结算费用。损害赔偿的标准按照下列规定
1、侵权行为致人身体伤残,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可以根据受害人承受的肉体与精神痛苦情况给予一定金钱慰抚,给付数额可以根据伤残程度及侵害人的过错程度予以裁量。因侵害行为致受害人残疾的,赔偿数额一般不超过我市城镇职工上一年平均工资收入的5
精神损害赔偿是权利主体因其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损害而要求侵害人给予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是现代民法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织部分。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包括: 1、侵害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事人被人打的,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法律规定,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根据现有司法解释之精神,交通事故致人残疾(经伤残鉴定为十到一级)或者死亡的,赔偿权利人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法院都会酌情判决;对于交通事故致人伤害(尚不够残疾)的,法院原则上不支持精神损害抚慰金。但是,如果赔偿权利人为老年人、残疾人、婴幼儿
在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主张索赔,精神损害赔偿金数额的确定因素有: 1.双方责任因素,在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中,在推定机动车驾驶方为过失的情况下,如果证明被害人是故意的,可以免除驾驶方的责任;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
交通精神赔偿数额应依据下列因素进行计算: 1、受害人的请求; 2、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程度; 3、受害人的社会影响、家庭状况; 4、加害人的过错程度; 5、加害人的经济负担能力; 6、加害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