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0
离婚后父母子女具有亲属关系。法律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1条规定,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第32规定,遗嘱方式,符合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遗嘱行为地法律的,遗嘱均为成立
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我国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儿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以及其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伯伯、叔叔、姑母
父母干涉子女婚姻自由,是不合法的,我国宪法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明确了婚姻自由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 以暴力方式干涉婚姻自由,可能会构成犯罪。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用暴力手段强行干涉他人结婚和离婚自由的行为。 所谓暴力,是指对意图结婚或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规定包括以下内容: 1、非婚生子女所拥有的权利与婚生子女是一样的,拥有继承亲生父母遗产的权利; 2、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承担抚养等义务。
孩子赡养父母法律规定是: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子女每月有固定收入的,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标准给付父母赡养费。
法律上不可以与父母断绝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属于自然形成的血缘关系,而不是根据法律的规定而产生,所以是不可以通过法律来解除或断绝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的。
法律对父母子女的规定有: 1、父母有义务抚养和教育子女; 2、子女有义务赡养和帮助父母; 3、父母有权利和义务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父母和子女有权相互继承遗产; 4、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
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2、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3、父母和子女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 4、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5、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
我国涉外离婚的法律规定有: 1、涉外离婚协议办理规定:中国公民同外国人或者内地居民同港、澳、台、华侨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该一起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2、涉外离婚法律适用规定: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
父母干涉儿女的婚姻是违法的,但一般不会构成犯罪。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但如果父母采取暴力手段强行干涉儿女的婚姻自由的,则会构成犯罪,此时会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构成此罪的会被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法律上是可以断绝不是亲生的父女关系的。例如,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未成年收养关系的,或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收养关系解除后,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拟制的父母与子女关系随之消除。
1、法律赋予人们婚姻自由的权利,不受任何他人干涉。 2、父母关心子女的婚姻问题本身没错,父母干涉子女婚姻一般是不会构成犯罪的,但如果采取暴力的方式干涉婚姻自由的,就会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