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3
失火罪构成需要的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失火罪需要以下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只能是过失; 3、客体条件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条件表现为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失火罪需要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此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此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事失火罪既遂,量刑处罚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罪在客观上要求行为人是因为过失的原因导致火灾的发生。
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火行为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量刑档次内裁量刑罚。
1、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机关的人民警察等;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犯罪构成有: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限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不具有该身份的人不够粗本罪;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了社会安全和枪支管理秩序;客观方面实施了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单纯的丢失枪支不及
1、犯罪客体,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3、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4、犯罪主观方
行为人犯失火罪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失火罪的量刑标准如下:(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