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5
放火罪的立案标准如下: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 (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四)造
放火罪属于危险犯。行为人构成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放火罪的犯罪类型是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放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区分纵火罪与一般纵火行为的界限如在于纵火行为一般是指情节明显、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纵火行为。纵火罪和一般纵火行为客观上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因此,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理论上,界限
放火罪与失火罪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方面 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 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 2、主
合同变更原因的书写方式有: 1、因不可抗力使合同不能履行而变更; 2、因情势变化致使合同履行显失公平而变更; 3、因当事人违约而变更合同因当事人违约而变更合同的; 4、因订立时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变更; 5、因当事人自愿而变更合同。
法律明确规定放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是法律明文禁止的,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
一般放火行为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一,情节特别轻微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的。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是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五有立功
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并没有规定故意放火的处罚标准。我国的刑法规定,故意放火危害公共安全,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犯罪分子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故意放火或通过其他危险方法导致别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会被判
因当事人的行为过失引起了火灾,行为人一般构成失火罪,《刑法》对该罪的具体规定如下: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放火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放火行为; 3、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放火罪属于危险犯。行为人构成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