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2
盗窃罪的主要构成要件如下: 1、对象要件,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盗窃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者盗窃数额不大,但多次盗窃; 3、主体要件,犯罪主体多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组成,具
盗窃未遂且两年三次的,认定盗窃,盗窃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偷盗罪即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盗窃罪,其犯罪主体要件应当为一般主体,但不包括单位。一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盗窃罪案件一经立案是无法销案的。行为人触犯盗窃罪的,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公诉案件,依法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判决。只要构成盗窃,立案后不能随便销案。只要公安机关立了案了就代表正式进入刑事诉讼程序了,是不能依当事
盗窃罪包括盗窃公私财产、金额大或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产金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独处罚金金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盗窃的公私财物,既包括有形的货币、金银首饰等财物,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等无形的财产。对于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
偷窃罪和盗窃罪的区别是: 1、偷窃是基于自己或第三人的无正当权利占有,而擅自取走他人财产的行为,一般是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偷窃数额较大的,会被定义为盗窃罪。 2、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
盗窃立案需要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证据,包括: 1、盗窃的书证; 2、盗窃的物证; 3、证人证言;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5、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6、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可以用于
盗窃罪一般有以下的几个立案条件:一般情况下,盗窃罪的刑事立案标准是盗窃的金额,通常盗窃立案金额是1000元以上。如果是入室盗窃、扒窃、盗窃3次以上、携带凶器盗窃的惯犯,那么盗窃金额不是唯一衡量是否立案的标准。只要犯罪分子实施了盗窃行为,就构
购房合同的主要内容如下: 1、土地使用依据及商品房状况,包括位置、面积、现房、期房、内销房、外销房; 2、房价,包括税费、面积差异的处理、价格与费用调整的特殊约定; 3、付款约定,包括优惠条件、付款时间、付款额、违约责任; 4、交付约定,包
房屋买卖合同的书写要基于双方对条款的协商一致,通常包括买卖双方的基本信息、房屋不动产权证信息、价格、付款方式和期限、验收、质保以及买卖双方约定的其他权利义务归属、争议解决方式等主要内容。
有一个是预谋起主导作用的,即使是开车,也是属于主犯。如果是两个人合谋的不分主次与分工没有关系。涉嫌盗窃犯罪数额较大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量刑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