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3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有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客观方面: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毒品;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贩卖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的联系: 1、两罪在主观方面均表现为故意的罪过形式,过失均不构成上述两罪; 2、在犯罪构成主观方面,两罪均为故意犯罪,但故意的内容不同。明知是毒品而故意犯罪是两罪的共同点。
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犯了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处罚: 1、触犯本罪的,一般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非法持有200g以上不满1000g鸦片、10g以上不满50g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或其他数量较大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犯了非法持有毒品罪判刑: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其中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法的概念是指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一、公平原则,即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二、自愿原则,即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
基本概念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此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它是据以制定其他法的法律基础。从阶级实质来看,现代宪法基本上分为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这两大类型
非法持有毒品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非法持有毒品犯罪中的持有是一种持续的状态,是一种事实上的支配,行为人一旦持有符合立案标准数量的毒品,就构成犯罪的既遂。该罪只有预备和中止、既遂的状态。
非法持有毒品罪不是主犯的量刑: 1、犯本罪的,一般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持有数量较大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不是主犯而属于从犯的,应当比照上述量刑标
贩卖毒品罪与非法持有毒品罪的联系主要包括: 1.在犯罪构成主观方面,两罪均为故意犯罪,但故意的内容不同。 2.在犯罪构成客观方面,非法持有毒品罪具有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
运输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区别是:非法持有毒品罪是运输毒品罪的补充罪名,而运输毒品罪属于单独成立的罪名。运输毒品罪的最高刑高于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最高量刑。非法持有毒品罪有立案的数量要求,而运输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