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7
农民工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先找老板进行协商、调解,最好让老板写个欠条;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上方法都没办法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应该及时收集并保存好工资欠条和任职证明等
如果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合法的手段来追讨工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此外,还可以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仲裁结果,还可以去法院申
包工头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申请仲裁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2、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3、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
工地拖欠工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讨要工资: 1.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劳动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
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三个月以上,如果经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仍然没有及时支付的,应当按应付工资的零点五倍以上一倍以下的标准来向农民工加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的工资不给,农民工应该与其协商,约定清楚明确的支付期限;也可以直接向单位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单位限期支付;或者依法申请调解、仲裁、起诉维权。
1、劳动者因被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应先向用人单位提出支付的要求,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一般来说,多数用人单位会考虑到诉讼成本和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同意支付合理工资的要求。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和解协议,但要注意该协议并
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主张和维护自己的权利: (1)劳动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就上述事项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2)在企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劳动者除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之外,还可以依据劳动合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单位拖欠员工工资,一般情况下员工都需要和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单位按时支付工资,在协商不一致的情况下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调解,如果调解无效,那么员工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索赔。并且可以主张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
厂子破产在资产进行彻底清算之后,相关部门会依法支付拖欠的员工工资。如果是工作年限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工资计算进行经济补偿;如果是工作年限不满六个月的,按半年的工资计算进行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
可以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反映情况和投诉,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向用人单位发布责令整改通知,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也可以直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公司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拖欠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