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3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四种体现方式:以盗窃、利诱、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种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明知或应知前述第一种至第三种违法行为,而获取、使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批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得的商业秘密。 3、违反规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批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4、明知或应知前述一
侵害商业秘密罪包括以下类型: 1、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2、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3、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
侵犯商业秘密的认定如下: 1、权利人诉请人民法院给予司法救济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是否属于商业秘密,即是否具备商业秘密的特征和构成要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
所谓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并且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犯商业秘密,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损失的行为。当事人主观上知道披露的信息属于商业秘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
商业秘密分为: 1、经营战略; 2、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策略; 3、产品的社会购买力; 4、产品的区域分布; 5、产品长期、中期、短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6、定价政策; 7、劳动报酬; 8、产销策略; 9、营销计划; 10.流通渠道和机构等
侵犯商业秘密赔偿的数额要根据对方的损失确定。赔偿范围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具体赔偿数额的多少还要依据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后确定。但是不能简单地将商业秘密的自身价值等同于损失。
商业秘密不是一种所有权,商业秘密权的权利主体不是单一的,同一商业秘密的多个权利主体都可以对商业秘密进行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商业秘密是一项相对的权利。
商业秘密不是一种所有权,具体原因如下: 1、商业秘密权的权利主体不是单一的,同一商业秘密的多个权利主体都可以对商业秘密进行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 2、商业秘密是一项相对的权利。所有权是物权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根据法律和合同,有义务保守商业秘密的人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
目前,暂无商业秘密的具体标准,根据下列因素确定侵犯商业秘密的损害赔偿额: 1.商业秘密权利人的侵权行为而遭受的损失。 2.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利润为赔偿额。 3.未能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所获利润的,可参照商业秘密许可使用或者花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