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1
即使员工尚在试用期内,并未成为用人单位的正式员工,用人单位也不能随便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负有法定的举证义务,即必须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劳动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劳动争议的起诉状应写明下列内容: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原告的诉讼请求;提出的具体事实和理由;以及原告依法收集的证据的相关信息等。
试用期合同属于劳动合同。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如果单位在试用期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则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且不可以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
在我国若是劳动者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时,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存在非过失性辞退情形时,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其他
试用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的,受伤职工仍可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要求工伤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的,则应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赔偿全部的工伤待遇。如果用人单位与职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也就是说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和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角度,在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又无其他证据证明有试用期的情况下,应当认定用人单位放弃了试用期,双方劳动关系中不存在试用期问题。
没有签劳动合同还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