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0
网络侵权责任是指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承担侵权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因此,若行为人的行为被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罪,则需满足下列条件:
侵犯商业秘密罪从下述四个方面认定: 一、客观方面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并且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二、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商业秘密权(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所拥有的合法权益)以及受国家保护的正常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三、主观方
构成专利侵权的要件: 1、实施行为涉及有效的中国专利; 2、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授权,必须执行行为; 3、实施行为必须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4、实施制造、使用、承诺销售、销售、进口侵犯专利的侵权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意图并不是
工商局侵权认定有错误的,造成他人合法利益遭受损失的,受害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的,依据造成的实际损失赔偿。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四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
认定产品外观专利侵权如下: 1.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侵权产品是否属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 3.将外观设计专利与被控侵权产品进行对比。
财产损害共同侵权的认定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
民法典侵权行为的认定有: 1、侵权人有致害行为,侵犯到他人合法权利。 2、存在客观现实的加害事实,并对他人的人身或者财产造成了不利后果。 3、加害行为与产生的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 4、加害人主观上存在故意。
驰名商标被侵权的,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外观涉及专利侵权的认定标准是:产品种类与外观专利相同或者相近。包括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共同侵权过错责任这样认定: 1、主体是否具有复合性,即侵权人是否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2、两个或两个以上侵权人在主观上是否具有共同过错。共同过失也可成为共同过错的过错形式。 3、数个侵权人的行为是否具有共同性。即他们各自行为是否相互关联成同一
侵权行为的实施地即为侵权行为人实施其侵权行为的地点;而网络侵权行为的侵权行为实施地一般为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民法典》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