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行政诉讼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被告对自己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倒置是指按照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本来应当配置给一方当事人的客观举证责任,可以通过法律上的明确规定等转移给另一方当事人承担。
离婚诉讼一般应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离婚诉讼原告举证责任: 1、证明夫妻关系已实际消亡的证据; 2、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有财产的数额、范围的证据; 3、财产分割的理由,如:其对家庭的贡献及作出的牺牲等。
民事诉讼法中直接证据有: 1、当事人的陈述; 2、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 3、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 4、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资料; 5、在特定情况下,能直接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为的物证。
民事诉讼中无需证明的事实有: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等等。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医疗事故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包括:医疗机构需要证明医疗行为与患者的人身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医疗人员不存在过失行为,医疗人员的行为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诉讼中被告方应就下列三种情况承担举证责任: 一、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是指
行政诉讼的被告对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以下举证责任:被告应当主动在举证期限内提供有以下正当理由的证据:不可抗力;客观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当理由。如果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查证属实的,则视为被诉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的任务包括以下几点: (1)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 (2)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3)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等。 民事诉讼案件类型都有
民事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有: (1)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2)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3)饲
交通事故被告的举证责任范围如下: 1、身份证明和被告有关的其它信息提供,如现住址、职业、身份、工作状况、联系方式等; 2、证明自己在交通事故中没有过错、过错程度较轻或者是可以减轻自己过错的有关免责情形; 3、如果是和非机动车或行人相碰撞的机
1、书证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和其他物品。 2、物证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 3、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象、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储存的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一般由主张方承担。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交能够证明其诉讼请求的证据,凭借其他证据或者辅助证据证明案件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