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2
挪用资金罪和挪用公款罪有以下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2、犯罪的客体不同,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公共财产的所有权,挪用资金罪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
盗用信用卡信息会构成的罪名为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而不是盗取信用卡信息罪,该罪的立案标准为,盗用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张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 构成
非法占用耕地罪刑事立案标准是: 1、数量较大,即非法占用基本农田5亩以上或占用非基本农田耕地10亩以上; 2、造成耕地大量毁坏,进行非农业建设造成基本农田5亩或者非基本农田耕地10亩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污染。 非法占用耕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
挪用资金罪的证据有账册以及转账记录。挪用资金罪中最重要的证据是账务证明,账册记载资金的出入、流向可以直接指明单位的资金数额、资金流转的时间、转账人与收款人。
行为对象是单位资金。筹建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公司登记注册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准备设立的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账户上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构成犯罪的,应当以挪用资金罪论处。行为内容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
我国刑法对挪用资金罪的认定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认定:第一、挪用的资金数额是区分挪用单位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和犯罪行为的重要标准之一。认定:挪用单位资金罪中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没还的;或没超过三个月,但是数额较大、并且进行营利活动
触犯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第一款的规定: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则涉嫌信用卡诈骗罪:第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第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第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但是,如果是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
一般普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都成立诈骗罪,如果涉及其他特殊类型诈骗的则需要按特殊犯罪处理。我国司法解释规定“数额较大”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三万元至十万
在陕西省诈骗金额达到3千元的,构成诈骗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处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在山东省行为人失手造成火灾,应追诉情形: 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
浙江省关于盗窃的立案标准如下: 1、一般情况下,盗窃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人民币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2、特殊情况下,盗窃数额为上述标准额的一半,即1500元人民币的,应予立案。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 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资金罪与挪用公款罪在客观上都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