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5
侵害名誉权的,一般应当赔偿以下费用: 1、受害人为恢复名誉而产生的费用和支出; 2、因名誉受损而遭受的财产上的重大损失; 3、可得利益的丧失; 4、精神损害赔偿。
名誉权一旦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
《刑法》中没有名誉侵权罪,但有侮辱罪。行为人构成侮辱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构成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是: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仍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过
侵害名誉权起诉。我国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名誉权,他人不得侵害。具体起诉如下:1、侵害名誉权起诉,可由被侵害对象自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侵害人员也可以通过委托他人代为起诉;2、侵害名誉权的诉讼,可以向侵害人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也可以
构成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是: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仍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过
侵害名誉权,如果构成侮辱、诽谤罪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则可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至十日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侵害名誉权一般只有情节严重且构成侮辱罪、诽谤罪等犯罪的,才会被判刑。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名誉侵权涉嫌侮辱罪。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犯本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犯侮辱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
名誉权侵权的认定: 1、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 2、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3、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 4、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 5、在后果上,对被侵害人
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 (2)发生了侵害名誉权的损害后果; (3)侵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不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1.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也就是对方实施了侵害名誉的行为,如侮辱、诽谤行为;2.行为具有违法性;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4.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