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7
构成犯罪中止是要求犯罪行为人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否则的话即构成了犯罪的既遂,但并不是必须完全地没有造成损害。《刑法》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
1、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未遂的特征及要件: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有不能犯的未遂、能犯未遂;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也就是是主观上未意料得到的。
犯罪特征和犯罪构成的关系如下: 1、二者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2、犯罪概念揭示犯罪本质特征,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标准; 3、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 犯罪具有的基本特征如下: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
危险犯犯罪预备的特点: 1、主观上是为了犯罪。建立犯罪准备,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实施犯罪,即实施犯罪; 2、客观上实施了犯罪准备行为。准备行为是为犯罪的实施创造便利条件,有利于危害结果的顺利实现。这种行为是犯罪行为的一部分,如果继续发展,就会成
妨碍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构成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
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了实施一种或几种犯罪而组织起来的共同犯罪组织。它是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犯罪集团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第一,犯罪集团由三人或者三人以上组成。三人以上组成犯罪集团的目的是为了共同实施犯罪。在这一点上,犯罪集团与黑社会组
渎职罪的特征:主体是特殊主体;是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等职位的主体;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主观方面是故意或者过失;客观方面是实施了滥用职权,或者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单位的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达6万元以上,判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达100万元以上,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妨害公务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