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2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非法拘禁罪属于刑事犯罪,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刑事
涉及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是附加适用还是独立适用都由原审人民法院执行。被判处罚金的罪犯,应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法院在判处罚金时会在判决书中作出缴纳时间的判决事项的,须按判决的指定期限缴纳。在缴纳罚金前,可以先与承办法官联系
非法拘禁他人的刑罚标准如下: 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2、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4、使用暴力致残、死亡的,依照规定定罪处罚
犯非法拘禁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非法拘禁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11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认定为主犯。即犯罪集团建立的组织者、犯罪活动计划的制定者、犯罪计划的实施者或策划于幕后、或指挥于现场者。
非法拘禁罪一般的判罚标准: 1、触犯本罪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如果存在殴打、侮辱情节的,则从重判罚; 2、非法拘禁致人重伤的,判处3-10有期徒刑; 3、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依法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非法拘禁的判罚受拘禁手段、拘禁地点、对受害人的伤害程度的综合影响。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根据共同犯罪人员在里面所处的地位、犯罪人员的身份、非法拘禁的目的,以及对被拘禁人员造成的伤害等情况参照非法拘禁罪的量刑标准来定罪量刑,主犯按照犯罪集团的全部罪名进行处罚,从犯从轻、减轻处罚。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以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
非法集资并不是《刑法》的一个罪名。但涉及刑法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集资是指使用诈骗方法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主要是以非法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