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9
累犯不得缓刑,这是根据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同时累犯也不得假释,这是根据刑法第二款规定的,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未成年人本人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
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只有行政责任(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一般轻微伤可以由公安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再处罚;若调解不成可处罚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拘留或罚款: (1)给予双方治安处罚,应由县级公安局决定。 (2)拘留
民法典造成财产损害的侵权人应根据被侵权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害或者侵权人所获的实际利益进行赔偿,如果该财产还有重大纪念意义,被侵权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犯罪既遂后不能成立中止。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分子的犯罪目的不仅得到了实现也造成了损害后果,而中止要求有效阻止犯罪结果发生。所以犯罪既遂后不能成立中止。
故意毁坏他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毁灭或损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的手段特别恶劣的;出于嫁祸于人的动机等。
合同中约定给对方造成人身损害免责的条款无效。合同中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 根据该规定,只要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不能免责。与此不同,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只有在故意或者重大
紧急避险造成他人损害,赔偿如下: 1、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2、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3、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
犯罪预备的终止不是犯罪中止,仍然是属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犯罪预备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
首先,被认定为胁从犯的可以减轻处罚。 根据现行法的规定,如果能够证明本人没有犯罪的故意,是在他人的精神强制如常见的暴露隐私,以家人要挟等情况下违背真实意愿,参加到犯罪活动中的,可以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其次,行为人实施的下列行为不能认定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70岁的犯罪嫌疑人并不是从轻处罚的情形。
盲人、聋哑人犯罪,可以减轻刑事处罚。法律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对于极少数知识和智力水平不低于正常人,并且犯罪时具备完全责任能力的盲人、聋哑人,可以不予以从宽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