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3
1、两者出现的程序不同。仲裁调解书是在仲裁活动的调解程序中依法制作的,而仲裁裁决书则是在裁决结束后制作出来的 2、两者制作时所依据的原则不同 3、两者所反映的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同。
涉外仲裁原则: 1、协议原则。涉外仲裁机构仲裁权的取得必须要建立在当事人自愿协议的基础上。 2、公平原则。当事人在仲裁程序中都处于平等的地位。 3、独立裁决原则。要依据客观事实和法律,实事求是地进行裁决,不可受任何机关和个人的干涉。 4、保
1、申请人提出仲裁申请 2、被申请人应按仲裁规则规定的时间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明文件 3、对当事人提交的各种文书和证明材料,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应的译本。 4、当事人可以委托仲裁代理人办理有关的仲裁事项等。
涉外仲裁,有五个程序,具体如下: 1、提交仲裁协议、证明文件并预缴仲裁费; 2、向仲裁委员会秘书局提交答辩书和证明文件; 3、仲裁庭及或仲裁委员会秘书局,要求当事人提供译本; 4、当事人可以委托仲裁代理人办理有关的仲裁事项; 5、当事人申请
涉外合同需仲裁的办法:当事人应当根据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有关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依法裁定后,予以执行,若不服仲裁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仲裁裁决书: 1,劳动仲裁裁决书在网上无法查询。仲裁判决书按规定都是要送达当事双方的。 2,当事人及代理人可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查阅、复印劳动仲裁案件裁决书。 3,《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建立案卷查阅制度。对不需要保
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区别: (一)提出请求的当事人不同; (二)提出请求的期限不同; (三)管辖法院不同; (四)法定理由不同; (五)法律程序不同。
仲裁裁决是指仲裁庭对当事人之间所争议的事项作出的裁决。根据法律规定,仲裁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人民法院执行仲裁裁决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必须有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2)必须向人民法院递交申请执行书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 (3)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的效力体现在: 1、当事人不得就已经裁决的事项再行申请仲裁,也不得就此提起诉讼。 2、仲裁机构不得随意变更已经生效的仲裁裁决。 3、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均不得变更仲裁裁决。 4、仲裁裁决具有执行力。
仲裁裁决书是仲裁庭对仲裁纠纷案件作出裁决的法律文书。裁决书是劳动争议仲裁机关根据已查明的事实依法对争议案件作出裁决的书面文书。制作裁决书应做到事实表述要清楚,引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准确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