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0
一,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2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3因虚假出资、抽逃
袭警罪的司法解释是,用暴力、威胁的方法,进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任何人不可以以任何的理由,国家机关单位人员执法,不过对执法人员的行为有不服气的,可以到有管辖权限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处理。
醉驾最高法司法解释是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成为醉驾。
结合司法实践,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判决: 1、男女平等原则。该原则体现在离婚财产分割上,就是夫妻双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2、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这里的“照顾”,既可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解释》,首先,如果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串通,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贪污、盗窃,以其他方法骗取或者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二是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
交通肇事罪是指,行为人由于违反交通管理法规,从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触犯罪本罪的罪犯,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罪犯在肇事后逃逸,或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那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第一,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共犯论处。第二,行为人与公司、企业
敲诈勒索罪的最新司法解释是由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联合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共九条,于2013年颁布,2014年4月7日施行。其中对于敲诈勒索罪的定罪量刑都做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寻衅滋事罪,是指任意挑衅、殴打、骚扰他人,或者任意破坏、占有公私财物,在公共场所制造事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寻衅滋事”一般不认为是行为人因婚姻、爱情、家庭、街坊、债务等纠纷殴打、侮辱、恐吓他人或者损害、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但是,经有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
非法拘禁的司法解释为:犯罪人以拘禁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非法拘禁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实施了拘禁他人的行为,然后是这种拘禁行为是非法的。拘禁行为的方法很多,如捆绑、扣留、关押等,实质就是强制剥夺了他人的人身自由。
非法集聚我国目前没有司法解释,非法集聚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