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5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享有以下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用人单位
劳动者的休息权受法律保护,国家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不受侵犯。休息权,是指劳动者在体能和脑能的承受范围内连续工作一定时间后所享有的暂停工作,进行歇息和整理的权利。包括劳动者工作一定时间后吃饭、睡觉、临时歇息,以及处理临时个人事务的权利。是劳动者
劳动者的工资包括的部分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资是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劳动者的义务包括: 1、完成劳动任务——最基本的义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 5、遵守职业道德。 劳动者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就必须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劳动者的这些义务是法律所规定的,是受法
劳动者休息权包括:享有在法定节假日休息的权利;享有法律规定的年休假时间的权利;享有法律规定的休息时间总量的权利;享有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时间内休息的权利。
目前有三种工作时间制度,即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标准工时制还有以下几点要求:①用人单位每周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②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般每天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③特殊原因每天延长工作时
通常不包括。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15天产假;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产假,同时各省市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延长生育奖励假,只要符合计划内生育均可享有各省市规定的延长生育假的相关奖励。而
劳动者的的义务有完成任务,提高技能,执行安全卫生规程,遵守纪律和职业道德。 根据《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
我国的标准工时为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4小时,在1周(7日)内工作5天。休息休假又称周休息日,是劳动者在1周(7日)内享有的休息日,公休假日一般为每日,一般安排在周六和周日休息。不能实行国家标准工时制度的企业和事业组织,可根据实际
劳动者有下列义务: 一、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 二、提高职业技能。 三、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四、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劳动者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就必须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劳动者的这些义务是法律所规定的,是受法律制约的。当劳动者
法律会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费。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出版者在取得专有出版权后,在传播作品中产生了自己的权利,即对出版物享有邻接权。也就是说,图书出版社对其出版的图书、报社对其出版的报纸、杂志社对其出版的杂志、音像出版社对其出版的录音、录像,享有署名权和版本形式权。
劳动报酬包括奖金、津贴和补贴、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