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3
对于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需要视情形而定,如果犯人犯罪时处于精神病发病期间,不能控制自己的,则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精神病人在未发病期间杀人的,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精神病人犯罪
精神病人签的离婚协议,法律不承认其协议的效力,因为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所签订的离婚协议是无效的,精神病人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离婚。
被处以刑事处罚的精神病人若病情严重,生活不能自理的,则可以申请监外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精神病患者不能“协议”离婚。根据法律规定,是一种身份关系,因此一般说来,对于婚姻关系中实体性的权利义务,只能由当事人自己提出主张才行。而精神病患者在法律上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自己不能够
协议离婚手续是禁止精神病人办理的,因为协议离婚的条件是双方必须出于离婚的合意,而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是只能诉讼离婚的。
精神病人是可以提起离婚诉讼的,但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委托的代理人代为提起离婚诉讼。根据规定,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是不能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离婚的。
可以。但是只能是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话,那么可以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要让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而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强制医疗。但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可以不用本人去。可以让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起诉。精神病人是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所以说在进行起诉的时候不能作为原告出庭,但是精神病人可以委托他人代替自己去起诉。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民法中称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进行民
精神病人犯罪时是否负刑事责任需要看精神病人当时的精神状态。《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精神病人的离婚案件是可以调解离婚的。但是调解离婚需要的是精神病人意识是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才可以。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的诉讼。
配偶患有精神病且导致其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则不能协议离婚,只能诉讼离婚,且需要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离婚诉讼。但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在精神正常时,协议离婚,或自行参与离婚诉讼。
妻子精神病是可以离婚的,可以诉讼离婚。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在精神正常时进行离婚诉讼;如果是完全精神病人,需要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离婚诉讼。精神病不能协议离婚,只能诉讼离婚。
精神病人获得孩子抚养权的概率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病情非常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无法正常抚养孩子的程度,那么获得抚养权的几率较小;第二是孩子的年龄,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于还在幼儿期,一般都是由女方抚养,八周岁以上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