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0
共同犯罪指的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行为。共同犯罪的四种形式是:必要的共犯和任意的共犯,必要的共犯是犯罪主体必须是2人以上的犯罪;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简单共犯和复杂共犯。
犯抢劫罪的判刑: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中危害性最大、性质最严重的犯罪。在一般情况下,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就具备了抢劫罪的基本特征,构成了抢劫罪。 立法上没有抢劫的数额和情节的限制性规定。但是依照刑法第13条的
抢夺罪量刑标准如下: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抢劫罪的八种加重情节为: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
认定转化型抢劫共同犯罪应当结合犯罪时的客观情形对行为人当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主观意志进行分析。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属于转化型抢劫。
认定转化型抢劫共同犯罪应当结合犯罪时的客观情形对行为人当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主观意志进行分析。转化型抢劫是指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抢劫罪的量刑规定如下: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式抢劫公私财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入户抢劫; 2、抢劫公共交通工具;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
抢劫罪的量刑原则主要有对犯抢劫罪的行为人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有加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界定标准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是共同犯罪。其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和在犯罪集团中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其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是
抢劫罪量刑标准: 1、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定起点和基准刑。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如抢劫次数、金额、伤害后果等,增加刑罚,确定基准刑; 2、犯抢劫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