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4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行政起诉状一般包括标题(行政诉讼起诉状)、原告、被告、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此致部分为人民法院名称、附项。 关键部分是事实与理由,只有把理由写清楚,说透彻,有理有据,才能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上诉状上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被上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上诉人×××因……(写明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作出的(××××)×行×字第××号(判决或裁定),现提
行政诉讼起诉状包括5部分,格式如下。 1、行政诉讼起诉状的格式: (1)标题。写明行政起诉状。 (2)首部。必须分别写明原告和被告的有关情况。原告要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地址等情况,由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有管辖的范围,被告栏
若当事人要起诉抽象行政行为,应当在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时,请求法院一并对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如果是其他的抽象行政行为,则一般不能起诉。
当事人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需要准备好起诉状、起诉状副本和依法收集的证据材料,然后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且当事人起诉的期限不能超过六个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
上诉状上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被上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上诉人×××因……(写明案由)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作出的(××××)×行×字第××号(判决或裁定),现提
行政诉讼起诉应当满足的条件包括原告主体适格、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
如果当事人还处在行政复议期间内的,暂时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复议结束后,当事人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或者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
行政处罚过了行政诉讼期的,当事人就不能通过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来救济其权利,但可以通过申诉、投诉等方式来维护其合法权益。诉讼时效期限一般是六个月,当事人需要注意该时效期限的有效期。
准确地提出行政诉讼请求的办法: 1、认为行政行为违法的,请求法院判决撤销该行为; 2、认为行政机关不答复申请或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请求法院判决限期履行; 3、认为行政处罚不合理的,请求变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