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5
股东资格应当进行工商登记,但是是否取得股东资格,并不是以工商登记为条件,投资人实际出资后,虽然未依法进行工商变更登记,但是工商变更登记本质上是属于行政管理方面的要求,并不能作为投资人是否取得了股东资格的唯一依据。
因为法律明文规定了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其最高权力机构就是懂事会,所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不能设置股东会,否则就是违反发律的硬性规定,企业是无法通过工商注册的。
外资企业股权的转让: (1)商务局审批:准备股权转让协议、章程、合同等相关文件,报商务局审批; (2)工商局审批:商务局核发中外合资企业批准证书后; (3)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相关事项。
申请企业法人登记,经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审核,准予登记注册的,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依法需要办理企业法人登记的,未经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出资人在公司认缴出资后,就成为了公司的股东,股东将享有相应的股东权利。公司应给成为股东的出资人出具出资证明书,并在相关文件(股东名册)中记载股东名称。只有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才可以主张行使股东的权利。 未能在公司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的股东,不
1、首先写清楚竞业禁止合同当事人双方的身份信息,如姓名、性别、电话、住址、身份证号等。 2、竞业禁止合同双方就禁止事项所达成的有关事宜的一致确定内容。 3、竞业禁止合同双方当事人履行合同的方式、期限。 4、竞业禁止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外资企业指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由外国投资者独自投资经营的企业。外资企业是一个100%的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它不包括外国企业、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
1、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 2、转让方与受让方就股权转让的相关权利义务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3、公司应召开新股东参加的股东会,通过公司章程修正案; 4、携带相关材料到工商管理部门申请公司变更登记。
在中国境内设立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简称合作企业),应当符合国家的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遵守国家关于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拟设立的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000万元(如果拟上市的,要求为5000万元),其中外国(境外)股
1、申请人持相关材料向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提出申请,经受理审查员初审通过,开具《受理通知书》或者《申请材料接收单》;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在当场或者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当补正的全部材料(出具告知单)。 2、工商局对申请人申请材料齐
出资瑕疵情况下的股东是具有股东资格的,但是当股东虚假出资或者是抽逃出资时,经催告仍然不补足出资的,可以解除其股东资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东最基本的义务就是足额出资。
公募基金股东资格是: 1、非主要股东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资产质量好,内部监控体系完善; 2、非主要股东为自然人的,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在国内外资产管理行业工作5年以上; 3、近三年未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