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7
拿着相关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向公安机关举报就可以。公安机关对于公民举报、报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刑法》的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包括: 1、放火、决水、爆炸和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2、破坏交通工具、基础设施行为; 3、破坏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行为; 4、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资助恐怖活动行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二、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 三、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二、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 三、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
以下行为会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1、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2、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 3、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等。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一般包括: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刑法》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以下行为适用于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其他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按法律规定进行判决,具体是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不同的犯罪情节和犯罪结果,判处的刑罚也不同。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是一类犯罪,和放火罪、爆炸罪、决水罪等罪名性质一样。主观上行为人是故意的,如果是过失危害公共安全,必须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才构成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判3-10年,造成严重后果,造成他人死
危害公共安全罪不一定为行为犯。危害公共安全罪有很多罪名是行为犯,只要做出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就会构成犯罪;但也有部分罪名是以发生一定危害结果作为构罪标准的,如《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的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等。
投毒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如果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的,可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可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二、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 三、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 四、以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为对象的犯罪; 五、过失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