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30
农村老宅基地是不能进行继承的。宅基地不属于遗产范围。农村的宅基地归集体所有,宅基地只有使用权,可以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如果宅基地上已有房屋,并且房屋是父母生前建造的,那么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可以继承的。 遗产继承的流程如下: 1、应根据遗赠扶养
异地起诉的具体流程为: 1、整理现有证据。现有证据包括合同及合同履行的相关材料,要求是原件。如果某些材料不是原件,应让律师审查是否会影响诉讼结果。 2、确定管辖法院。对于合同纠纷以及相关财产权益纠纷来讲,法院管辖可分为约定管辖和法定管辖。在
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转让人拥有二处以上的农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转让; 3、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4、转让行为征得集体组织同意; 5
异地遗产继承办理材料有: 1、继承人的身份证件; 2、遗产所有权证书; 3、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注销户口证明; 4、遗产清单; 5、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如户口本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可以处理自己的合法财产,所以侄子可以继承叔叔的宅基地使用权。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方式有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大致流程如下: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
再婚的老人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防范遗产继承纠纷: 1、再婚双方各自确定本人的婚前财产,婚后不再视为夫妻共有财产; 2、做好再婚前的家庭析产; 3、提前写好遗嘱,约定好遗产如何分割。
宅基地的使用权经过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意可以买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
宅基地使用权经集体经济组织批准同意可以赠予。同一经济组织成员间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有条件的进行流转,受让者应当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转让后转让者不能再取得新的宅基地。
获得宅基地使用权应由申请人持申请材料向当地村委会提出书面用地申请,村委会在每一个季度集中申请材料,依法召开村委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审议并张榜公布,在张榜公布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本村村民未提出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上报乡镇国土资源所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