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7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
劳动仲裁自申请至结案,规定45天内完成,最多延长15天。 工伤申请劳动仲裁一般需要四十五日。我国法律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
保险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两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相关规定,除非是人寿保险,任何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皆为二年。
符合条件的能申请撤销。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是认定为工伤,并被评定为相应的工伤残疾等级。其中,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申请鉴定和残疾等级有时间限制。 例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为职业病; 本单位应当自事故
对于用人单位恶意规避工伤保险责任而制定的条款,是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工伤保险责任属于法定责任。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4年4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1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为正确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按照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这样可避免许多劳动者因错过维权时间无法维权的遗憾。
未签订合同的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只有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年。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为前置程序,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