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1
延长工作时间又分为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和加班日延长工作时间。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支付150%的加班工资,不得调休。 加班日延长工作时间,又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法定节假日加班应当支付300%的加班工资。如果是休息日加班应当首先考虑是否调休,如
劳动者因疫情防控需要加班工资按照法定加班费的计算方法计算,一般情况下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按照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如果是在正常休息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如果是在法定休假日加班的,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
劳动节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 1、如果劳动者在五一的当天加班的,加班工资不能低于其正常工资的三倍; 2、如果在剩余的其他休息日加班,且没有补休的,加班工资不能低于正常工资的二倍。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如下: 1、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
计算劳动者加班工资的方法: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休息日有补休
劳动者加班费的计算标准是一般情况是工资的150%,双休日加班是工资的200%,国定假日加班是工资的300%。加班费的基数可以由企业和职工协商来确定,否则企业应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加班费的发放额按照工资基数核算。
劳动法加班的规定是: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应当依法支付额外的劳动报酬,即加班费,拖欠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加班费的计算:工作日加班费=平时工资×1.5;休息日加班费=平时工资×2;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平时工资×3。
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即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1、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
新劳动法加班工资计算标准如下: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
劳动法规定的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报酬。
小时加班工资计算: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8(小时)×3;休息日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8(小时)×2;工作日加班工资=日标准工资(或计件工资)÷8(小时)×1.5。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调休的,不需要支付加班
劳动者在工作日加班的,用人单位支付不低于平时时薪1.5倍的加班时薪;在休息日加班又不安排补休的,用人单位支付不低于平时时薪2倍的加班时薪;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用人单位支付不低于平时时薪3倍的加班时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