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微博造谣达到以下条件可以起诉: 1、首先造谣内容的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2、如果涉及到名誉侵权的话,那么就属于民事纠纷。 在微博被造谣的取证,可以从下列情况处理: 1、收集能证明行为人有
微博造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罚: 1、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3、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
请公证处出面,对于转发的微信微博,进行公证。转发者也可以被起诉。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五)多次发送
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
一般来说现在的起诉费是: 1、如果是财产纠纷,无财产争议的,诉讼费为每件50元; 2、如果是婚姻纠纷,无财产争议的,诉讼费为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 3、如果是劳动纠纷,无财产争议的,诉讼费为每件交
微博造谣转发五百次算犯罪,具体情况如下: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认定为诽谤罪;如果情节轻微,当事人一般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不存在造谣罪,对于行为人造谣的行为,我国刑法以诽谤罪进行规制。诽谤罪所侵犯的法益是他人的人格尊严以及名誉权,犯罪作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诽谤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已经足以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一般在离婚诉讼案件中,首先要的注意的是诉讼管辖的问题,即一方当事人应该向何地的法院起诉的问题;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律的相关规定,夫妻中有一方提出离婚的,离婚诉讼则由另一方住所地的法院管辖,住所地即为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如果另一方的住所地与常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