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7
对单位犯罪,原则上实行双罚制,即同时处罚犯罪的单位和该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两罚制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是判处刑罚,这里的刑罚包括自由刑与罚金,主要是自由刑。
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 1、主体是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是故意; 3、客体是公民的个人信息权和公民的身份管理秩序; 4、客观方面是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既遂,情节严重的,法院的裁判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是情节特别严重的,如公民信息广为泄露,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法院的裁判是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 (一)主体是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以及单位的工作人员(自然人); (二)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三)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四)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
认定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时候,一般是根据情节的严重性来进行认定。“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出售信息获利较大,出售或提供多人信息,多次出售或提供信息,以及出售、提供信息后给公民造成经济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
刑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刑法没有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
公民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决定权、知情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
财产损害赔偿的基本规则,包括全部赔偿原则、财产赔偿原则、损益相抵原则、过失相抵原则和衡平原则。全部赔偿是按照实际损失赔偿;财产赔偿是无论什么类型的损失都用财产进行赔偿;损益相抵是损害额内扣除得到的利益;过失相抵是受害人有过错的减轻加害人责任
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是在举证期限内出庭。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能够正确表达意思的人,是指精神、心智正常的人,即使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要能够客观的表达案情,都可以作为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