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0
一方当事人不予执行生效的仲裁裁决,另一方可以向及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仲裁裁决书、对方的财产线索等资料。法院在受理后,应当在六个月内及时予以执行。
劳动仲裁结果出来后,也就是仲裁裁决书下达后,在15日内,双方不服,可以上诉至当地的人民法院,如果15日内双方未上诉,裁决书生效,申请人可以拿着裁决书去单位执行,如果单位拒绝支付裁决书上支持的请求,可以当当地的人民法院的执行庭去申请强制执行,
仲裁保全是仲裁机构审理案件过程中,为保证裁决的执行,依一方当事人的申请,由人民法院裁定,对被申请人财产采取临时强制措施。一般是对需要保全的财物进行 查封、扣押或冻结,仲裁保全的决定权由被诉人财产所在地或者仲裁机构所在地的法院行使。
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 2、如果基层法院执行不作为,可以申请提级执行; 3、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被
劳动法》第83条、《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0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书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十五天之后可以申请强制执
申请强制执行是需要判决书原件,还需要判决生效证明才能申请强制执行,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申请书仲裁委裁决书申请人:地址:身份证:被申请人:住址:请求事项: 1、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责令被申请人履行(2016)办字第xx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判决书的内容; 2、本案执行费用由被申请人
劳动仲裁强制执行流程,具体如下: 1、申请人或者其代理律师查询,了解被申请人人的相关财产线索; 2、拟写强制执行申请书,提交到执行法院; 3、法院在7天内决定是否立案; 4、立案后,进入执行程序,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采取不同的执行措施。
申请劳动仲裁一般不超过60天,可以拿到钱。劳动仲裁案件从立案到出裁决一般在45天内,最长不超过60天。如果裁决劳动者胜诉,裁决书有履行内容,公司逾期不起诉到法院的话,应当主动履行。如果公司在裁决生效的情况不主动履行,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
劳动仲裁申请人未按时出庭的,不可以再申请仲裁。申请人收到书面的开庭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照撤回仲裁申请处理,劳动仲裁委员会按照撤回处理后,申请人重新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当不予受理。因此,劳动仲裁申请人无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