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5
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如下: 1.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 2.合同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3.合同解除不影响合同中有关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4.如果合同解除具有溯及力,就要发生恢复原状的后果;如果合同解除并无溯及力
合同解除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定解除,一种是协议解除。法律效力包括三种情形,一种是无效合同,一种是有效合同,一种是效力待定。若合同被依法解除,那么法律效力自解除合同时双方权利义务归于终结。
合同解除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终止。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因违约导致的解除,有权按照合同,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合同解除,不影响合同中清理和结算条款的效力。
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有: 1、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当事人终止履行; 2、当事人可以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3、合同因违约解除的,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合同解除包括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在协议解除时,是否有溯及力完全看当事人的意思。在违约解除的情况下,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
合同解除之后双方的权利义务均终止,也即合同双方均不再受合同条款的约束,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解除后不影响守约方向违约方主张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
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是: 1、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 2、已经履行的,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3、给他人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 4、违约的,要承担违约责任。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
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是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如果一方有违约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