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3
提起上诉的对象必须是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或裁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向上级人民法院进行上诉的上诉对象为:依法允许上诉的判决或裁定。《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有诉讼标的,没有诉讼标的物的诉讼法院会进行受理,在一起没有诉讼标的物的案件里,只要有诉讼标的,法院也会进行受理。但在合同里面诉讼标的一般与诉讼标的物并不是要同时存在的,但在案件里面没有诉讼标的,那么法院就不会进行立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任何公民都可以将以下对象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通缉在案的; (三)越狱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有诉讼标的,没有诉讼标的物的诉讼法院会进行受理,在一起没有诉讼标的物的案件里,只要有诉讼标的,法院也会进行受理。但在合同里面诉讼标的一般与诉讼标的物并不是要同时存在的,但在案件里面没有诉讼标的,那么法院就不会进行立案。
撤销权诉讼,是指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放弃债权或转让财产的行为。 撤销权诉讼应当按《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中的其他非财产案件处理,每件收诉讼费50至100元,具体收费数额由法院裁量决定。
行政诉讼中,法院审查的对象主要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行政争议是以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为一方,以作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另一方,针对行
一般是行政机关,并且被告方的行政机关必须是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才能被认定为被告。行政诉讼一般处理的是行政争议,因而行政诉讼的审理对象一般而言就是行政争议。行政争议是指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行政管理和行政执
民事诉讼的对象有:民事实体法事实;程序法事实;证据事实;外国法和地方性法规、习惯。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1万元的,不另收费;超过1万元的,超过部分按1%交纳。 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 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
证明对象又称证明客体,是指证明主体运用一定的证明方法加以证明当事人之间存在争议的实体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要件事实。证明对象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1)该事实对于正确处理案件有法律意义,或者是实体法上的意义,或者是程序法上的意义; (2)双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