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0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为: 1、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2、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 3、有明确的被告人;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刑诉法释放的解释条件有:不致再危害社会,罪犯在执行期间一贯表现好、认罪服法、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等;有特殊情况,是指有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释放的条件是:讯问被拘留的人以后,发现不应当拘留。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被逮捕的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予以释放: (一)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 (二)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 (三)案件不能在法
假释是我国教育改造犯罪分子,促使犯罪分子认罪服法的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假释的意思是针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为其在刑罚执行的过程中确实有认罪悔罪表现,不致于再危害社会的,在执行一段时间的刑罚后,附有一定条件的将其提前释放
被刑事拘留后没有被逮捕而释放的,有以下几种可能:1.经调查没有犯罪行为,予以释放。2.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予以释放。3.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办理取保候审释放。4.符合逮捕条件,但有不适宜关押的法律情节的,办理监视居住手续,予以释放。
民事诉讼起诉的法定条件是: 1.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刑事诉讼法拘留释放的规定: 1、应当给被拘留人《释放证明书》,并在该文书中写明释放原因。 2、对具有刑诉讼第1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除释放被拘留人外,还应撤销案件,而不能以放代撤。 3、对机关不批准逮捕的被拘留人应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书。公安
刑事诉讼法再审提出处理的流程: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2.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
刑事诉讼法第93条的解释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刑事诉讼法对于申诉的规定包括:对人民检察院诉讼终结的刑事处理决定以及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含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诉。具有刑事申诉主体资格的是原案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受委托的律师也可以代理申诉。
民事诉讼的法定条件: 1、实质条件。 实质条件是指原告、被告、法院、诉讼请求以及起诉所依据的客观事实,这些是起诉必备的核心部分。起诉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