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0
以下是坦白量刑情节:坦白是指犯罪分子在司法机关询问、传递信息或者采取强制措施后,供认、交代怀疑、发现的犯罪事实的行为。坦白是对罪行的被动解释,即被司法机关怀疑,发现其犯罪事实后,在司法机关的审讯下如实解释其罪行,是犯罪分子认罪的表现。对于采
对于坦白情节,综合考虑如实供述罪行的阶段、程度、罪行轻重以及悔罪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 (1)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2)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同种较重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30%; (3)因
1、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从宽处罚的除外。 2、对于
刑事案件坦白情节的量刑: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4、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
自首和坦白的区别是: 1、坦白的犯罪人是被动归案,而自首的犯罪人是自动投案; 2、犯罪人交代的是已经被司法机关所发觉、掌握的罪行,而自首的犯罪人交代的罪行无论被发觉与否、无论是否正在被指控均可; 3、自首是法定的从宽量刑情节,坦白是酌定量刑
从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被司法机关掌握、是否自动投案来区分坦白与自首。坦白,一般是指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坦白与自首的关键区别在于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被司法机关掌握,
从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被司法机关掌握、是否自动投案来区分坦白与自首。坦白,一般是指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坦白与自首的关键区别在于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被司法机关掌握,
关于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认定和处理。犯罪分子依法不成立自首,但如实交代犯罪事实,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1)办案机关掌握部分犯罪事实,犯罪分子交代了同种其他犯罪事实的; (2)办案机关掌握的证据不充分,犯罪分子如实交代有助于收
从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被司法机关掌握、是否自动投案来区分坦白与自首。坦白,一般是指犯罪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坦白与自首的关键区别在于所供述的罪行是否已被司法机关掌握,
共同犯罪坦白的认定:犯罪嫌疑人主动认罪,如实讲述自己的罪行认定构成坦白。构成坦白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坦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动到案后、被依法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区别于自首的主动到案,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对于不满足自首条件的行为可以构成坦白,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坦白。坦白不仅可能从轻,在特别情况下还可以得到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