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2
公诉科不能批捕犯罪嫌疑人。批捕由检察院履行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职责的办案部门管理,即通常所说的侦查监督部门进行管理的,经其审查后提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请检察长批准或者决定。
公诉科不能批捕犯罪嫌疑人,批捕犯罪嫌疑人必须由检察院作出决定。批准逮捕是一个刑事诉讼程序,批准逮捕是检察机关的权限,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执行。批准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同意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请求。
不批准逮捕需要继续侦查的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对嫌疑人不批捕情节较轻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申请判缓刑。申判缓刑时,犯罪分子应当具有悔罪表现,包括自首、立功、全部退赃、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交纳罚金等情节。
取保候审后到批捕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代表案件的完结和不会判决刑罚。会不会坐牢还要司法机关进一步审理后判决也知道。不过,依据取保候审的条件来说,能够取保候审一般都是罪行较轻的,判决不会太重。
犯罪嫌疑人被批捕后一般情况下三个月左右就会公诉,自批捕以后公安机关还有为期两个月的侦查机,侦查结束后公安机关会把案件直接移交到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时间还有一个月。
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如果符合判处缓刑的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判处缓刑的条件为: 1、缓刑只能适用于用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的犯罪人; 2、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3、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取保候审后还是会批捕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
犯罪嫌疑人到拘留所三至七日批捕。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