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6
不属于纯正单位犯罪的犯罪行为是指既可以为单位所触犯,也可以为自然人所触犯的罪名。例如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既可以由单位实施,也可以由自然人实施。
盗用单位的名义犯罪是否属于单位犯罪,需要根据以下内容判断:是否以单位名义。以单位名义实施行为是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都是单位犯罪。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与单位的业务活动有关。单位只对其在业
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未必就是单位犯罪。 一、行为以单位的名义实施是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都是单位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规定:“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
单位犯罪不构成共犯,因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单位谋取利益,经单位决策机构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的,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单位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单位犯罪的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单位,但是共同犯罪需要有两个主体。所以因为和共同犯罪的主体数量要求不符,单位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根据《刑法》,不以共同犯罪论处的,但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单位犯罪的认定方式:对于单位共同犯罪,可以区分为单位与单位组合的共同犯罪和单位与个人组合的共同犯罪两种形式,实行分别对待。对于单位与单位组合的共同犯罪,一般须先行审查各涉嫌犯罪单位的独立性。
满足以下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的,才算构成单位犯罪: 1、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主体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 3、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或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
1.单位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职务活动中为本单位牟取非法利益,根据本单位的意志而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2.必须是为本单位牟取非法利益。单位犯罪必须是谋取非法利益,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谋取的利益
抗税罪可以是单位犯罪。本罪的主体,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但抗税罪的主体应与偷税罪的相同,既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也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单位犯本罪的,由其
诈骗罪主体可能是单位。对于诈骗罪,刑法未规定单位犯罪,单位一般不属于普通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一般普通的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单位的。单位不可以作为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但要是属于特殊的诈骗罪,即合同诈骗罪来讲的话,此时允许单位构成此罪。
普通诈骗罪没有单位犯罪,但特殊诈骗罪有单位犯罪。依据刑法的规定,集资诈骗罪的主体包括个人、单位或者其他的组织,例如集资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
单位犯罪的认定标准为: 1、单位的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部门没有可供罚金的财产的也可以构成单位犯罪; 2、个人承包企业中,发包单位在被承包企业中有资产投入的应当认定为单位; 3、名为集体、实为个人的单位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 3、境外公司、企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单位犯罪并非都适用单罚制。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采取单罚制的犯罪有: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