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15
票据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 一、客体要件金融票据是可流通转让的信用支付工具。广义的金融票据包括各种有价证券,狭义的金融票据仅指汇票、本票和支票。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保险诈骗罪认定的标准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保险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保险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保险诈骗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构成; 4、主观要件,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的主观上,需为故意。客观上如果有下列五种形式之一且诈骗对方当事人财物必须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集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个人集资诈骗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单位集资诈骗数额达到50万元以上。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一)合同诈骗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二)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
合同诈骗罪认定标准: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经济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即可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单位。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
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为担保的; 3、无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支付的
诈骗罪从犯的认定标准如下: 1、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 2、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是从犯; 3、在诈骗案件中,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能不
认定贷款诈骗罪的成立条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有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非法据为己有的目的。 2、行为人必须有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的行为。 3、诈骗贷款要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这
从犯包括以下两种认定标准,1.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对共同犯罪的形成与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完成起次于主犯作用的犯罪分子。2.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为共同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的犯罪分子,通常是指帮助犯。从犯是相对于
票据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3、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产权利以及国家对金融票据业务的管理制度; 4、客观方面是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保险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一)主体为个人和单位,具体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二)在主观上必须为故意; (三)客体是国家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 (四)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