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9
以下情况下适用于量刑: 1、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年龄等情况,确定量刑; 2、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确定量刑; 3、对于自首、立
定金在有违约行为、有合同目的落空的事实、违约行为与合同目的落空之间有因果关系等情况下适用。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
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
醉驾缓刑条件:缓刑只对醉驾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有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适用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适用。
被告人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七十五周岁以上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在犯罪的危险; 4、对所在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适用缓刑的情况: 1、罪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再危害社会;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缓刑,全称暂停量刑,又称缓刑,是指违反刑法,经法定程序确认构成犯罪,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人,
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执行其刑罚,考验期间犯罪分子符合法定条件的,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2条的规定,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犯罪情节较轻,通常以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为标准,这里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第二,有悔罪表现,如犯罪后积极退赃,羁押期
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其中18岁以下、孕妇、75岁以上的,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布缓刑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下列情况适用裁定: 1.法院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不予受理的。 2.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3.被驳回起诉的。 4.申请保全和先予执行的。 5.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的。 6.中止或者终结诉讼的。 7.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的。 8.中止或者终结执行的
不适用缓刑的情形有: 1.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2.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3.犯罪情节较重、没有悔罪表现、有再犯罪的危险的,不适用缓刑。
可以适用缓刑的情形是: 1.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3.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不能适用缓刑的情况是: 1.犯知识产权犯罪4种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