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6
离婚协议,是指双方均表示离婚,以及离婚后财产如何处理、子女归谁抚养等相关问题达成的共同意思表示。 其中,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的约定只有在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后才能生效。
协议离婚的法律规定: 1、夫妻双方协商好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 2、签订离婚协议书; 3、双方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4、经过三十天冷静期,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
协议离婚的离婚协议书经过婚姻登记机关登记之后有法律效力。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
有效的离婚协议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是离婚双方的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是男女双方离婚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三是离婚协议必须是男女协商一致达成的,且符合法律规定;四是协议离婚须得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的审查批准。
离婚协议书具备以下条件就具有法律效力: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离婚协议书中的内容不违背公序良俗以及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双方已经依据该离婚协议书办理了离婚证等。
实施抚养义务的一方有能力抚养又自愿不接受抚养费的,只要双方协商一致,签字同意并且在登记机关完成协议离婚就是有效的。 但子女单独提出向另一方索要合理范围内的抚养费的,法院仍要支持。
1、一方要求离婚的,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 2、一方或者双方均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3、双方要求离婚,但对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以及对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债务处理等未达成协议的; 4、未办理过结婚登记的
常见出现在离婚协议中的无效约定包括: 1、约定婚后不准结婚的无效; 2、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约定由一方进行偿还,相对人不知道该约定的; 3、限制一方生育。
民法典中对于协议离婚的特殊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但是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协议离婚,在我国《民法典》中称作双方自愿离婚,指婚姻关系因双方当事人的合意而解除的离婚方式。
协议离婚在以下情形中不能适用: 1、双方不能就离婚事项协商达成一致; 2、婚姻一方当事人死亡、失踪、下落不明; 3、一方当事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能办理协议离婚的情形有: (1)一方要求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要求离婚的一方就只有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 (2)一方当事人为精神病患者,被医院确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只能由另一方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或该精神病人除配偶之外的其他有监护资格
(一)当事人须为合法夫妻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协议离婚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离婚的共同意愿“双方自愿”是协议离婚的基本条件,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应当有一致的离婚意愿; (三)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是协议
夫妻双方协议离婚不被受理的情形有: 1、双方不能就离婚事项协商达成一致; 2、婚姻一方当事人死亡、失踪、下落不明; 3、一方当事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