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4
未成年人侵权承担责任或部分责任的主体是他们的监护人。根据法律的规定,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1、16岁以上的人犯罪,无论犯什么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2、14岁以下16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3、14岁以下未成年人无论犯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
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严重妨碍教育教学工作,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为人侵犯未成年隐私权的,未成年的监护人有权要求行为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侵权责任。此外未成年的监护人也可报警,警方一般会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未成年犯罪承担什么责任,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法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法的,只有触犯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特定罪名才负刑事责任; (3)不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法的,不负刑
未成年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我国明确了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内的三种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如果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受害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如要求赔
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与子女生活方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可以责令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监护人明确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
侵害妇女权益的人一般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侵犯他人署名权的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 1、承担民事责任,例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2、行政法律责任,适用于若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形,例如,责令停止侵权行为,予以警告等; 3、若构成犯罪的,需要承担刑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