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5
监护人的责任是法定的,一般有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等责任。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两个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以教养、保护为目的。 对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以保障其本人及社会的安全,并促其恢复健康为目的。至于财产监护,监护人得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
根据法律规定,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是其父母,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监护
监护人的确定包含: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孩子的监护权责任由孩子的父母来进行承担。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法律对监护人的变更作出了如下的规定:所谓法定监护是指监护人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根据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首先应由其父母担任,如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或者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可以
变更监护人的程序主要有: (一)现有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或者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而要求变更监护人的。 (二)申请变更监护人。此处的申请人较广泛,可以为未成年人的生父母,长期抚养未成年人的祖父、兄姐等,必须是
监护人公证依法应当前去当事人住所地的公证处进行办理。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变更监护人,如果是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在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办理,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监护权变更申请只能通过法院进行。现有监护人无法履行、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这是能变更孩子监护人的前提条件。 能申请变更监护权的有关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
对监护人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成为监护人的方法:第一,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第二,通过协议确定监护人;第三,公职监护,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第四,通过意定监护确定监护人。
指定监护人可以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 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