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0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拘役属于《刑法》的主刑,所以被判拘役会被开除党籍。
党员免于刑事处罚一般不会开除党籍。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开除党籍: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其他。
党员醉驾的,会通知单位。因为党员醉驾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法院会在判刑后将判决书送给被告人的单位。并且除此之外,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犯罪后如果有以下情形,会被开除党籍: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二)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对于党员的纪律处分是有情节轻重之分的。如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党察看,开除等。对于打架还要分轻性质与情节,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是有可能被开除。
党员见死不救并不会被开除党籍,只是会被通报批评或者交给党组织处理,情节严重的据情形而定。 开除党籍是最严重的一种党的纪律处分。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依照规定。
判缓刑是否开除党籍不是必须的。共产党员触犯刑法,受刑罚处罚的,一般应开除党籍。如党员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拘役、管制以及其他轻微的刑罚,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根据其犯罪情节和一贯表现,可以开除党籍,也可以不开除党籍,但必须给予党
给党员以开除党籍的处分,一般应由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县级或县级以上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县级和县级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
只要是故意犯罪,无论判处何种主刑的处罚,也无论时间长短,都应当开除党籍。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刑罚。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给党员以开除党籍的处分,一般应由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县级或县级以上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县级和县级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
党员被拘留的,一般不会被开除党籍。拘留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被处拘留的行为人触犯的通常为《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开除党籍是党内的最高处分,一般只有严重触犯党纪且拒不改正,以及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会被开除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