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交通肇事罪先刑后民赔偿是如何规定

更新时间:2022.12.04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发生交通事故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事故的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者进行民事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二条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律师普法
  • 交通肇事案一定要先刑后民吗
    交通肇事案一定要先刑后民吗

    不一定,对此没有强制性规定。刑民交叉案件,只有在民事案件的审理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情况下,才能先刑后民。否则,即使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存在关联或者事实重合也不应当先刑后民。

    2020.12.24 213
  • 如何确定交通肇事谁赔偿
    如何确定交通肇事谁赔偿

    交通肇事各方的赔偿责任是根据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确认。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指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包括交通事故当事人及机动车基本信息、道路及交通环境相关情况、事故责任划分等方面的行政文书。

    2020.07.06 125
  • 交通肇事罪没有谅解书后如何赔偿
    交通肇事罪没有谅解书后如何赔偿

    交通肇事赔偿到位,但没有谅解书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会判缓刑。

    2020.03.15 99
专业问答
  • 交通肇事罪刑事责任后民事责任如何赔偿

    事故的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者进行民事赔偿。 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 犯罪行为造成被

    2022-11-07 15,340
  • 交通肇事案是否一定要先刑后民

    不一定,对此没有强制性规定。刑民交叉案件,只有在民事案件的审理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的情况下,才能先刑后民。否则,即使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存在关联或者事实重合也不应当先刑后民。

    2022-11-27 15,340
  • 先民后刑交通肇事罪怎样处理

    客观上,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人对自己所负义务的不作为。按照刑法理论,不履行作为义务的不作为行为,表现为“什么都没有做”和“逃避应该做的”两种形式。交通肇事后逃逸属于后者,是一种积极的

    2022-07-03 15,340
  • 交通肇事先刑后民有没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2022-08-11 15,340
法律短视频
  • 交通肇事罪如何争取缓刑 01:26
    交通肇事罪如何争取缓刑

    交通肇事罪缓刑条件如下: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存在过失,但过错程度不同,犯罪严重程度不同。有轻罪或者轻罪的,应当适用缓刑,犯罪过重或者过重的,不应当缓刑。情节严重造成事故的,应当给予实际处罚,判处实刑,不宜适用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

    805 2022.04.17
  • 交通肇事罪应该如何认定 01:00
    交通肇事罪应该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有以下四方面: 1、交通肇事罪在客观方面上,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

    209 2023.04.20
  • 如何定义交通肇事逃逸 01:20
    如何定义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了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逃逸是指逃避救助被害人的义务,一般来说,只要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不救助被害人的,就可以认定为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情形,由公安机

    6,463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交通肇事罪先刑后民赔偿是如何规定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