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7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不起诉的条件有以下八个: 1、在领域外犯罪,要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受过刑事处罚; 2、又聋又哑,或盲人犯罪; 3、超过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必要限度,造成危害而犯罪; 4、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5、犯罪中止或有效地防止
醉驾无事故会不会开庭,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1)醉驾有对应的判断及量刑标准,比如血液酒精浓度等于或大于80mg/100ml,即为醉驾; (2)对于需要检察院起诉的醉驾行为,一般是出现了危险驾驶罪,如果不是出现了危险驾驶罪的,是普通的醉驾行
醉驾取保候审的条件有: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
醉驾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
存疑不起诉的条件有:证明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客观方面的证据不足。证明犯罪主体构成要件的证据不足。证据系非法证据,无法采信和查证属实。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排除合理怀疑,导致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驾驶者醉驾判缓刑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
驾驶人员构成醉酒驾驶的条件为其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一定的数值,为80mg/100ml。有醉酒驾驶行为的,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醉驾取保候审的条件有: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构成醉驾。醉驾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驾等于杀人的条件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客观要件: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 (3)主体要件: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
醉驾驾驶判缓刑条件是: (1)原判刑罚是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人不是累犯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3)犯罪人犯罪情节较轻; (4)有悔罪表现;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危险驾驶不能适用缓刑的情形 1、
醉驾即使不起诉也会有案底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内容可知,行为人醉驾不但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而且伴随而来的肯定还有交管部门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有记录的也就是所谓的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