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3
抢劫罪的加重情形包括: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7)持枪抢劫的; (8)抢劫军用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
抢劫罪的加重情节指的是: (一)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二)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
入户抢劫的认定: 1、入户范围。家庭是指人们长期或固定生活或栖息的地方,居民住宅是典型的家庭,包括渔船、牧民帐篷等;如果其他地方在实际功能和心理感受上与私人住宅相同,也应视为家庭; 2、入户目的必须是非法的; 3、入户内必须发生暴力或暴力胁
盗窃罪是指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二者的区别主要包括犯罪的方式:盗窃罪在财物控制人不备的情况下,以秘密窃取的方式,而抢劫行为具有强制性
犯团伙抢劫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八种加重情节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共同犯罪中,如果行为人对实施抢劫行为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可认定为抢劫罪的从犯。对于抢劫罪的从犯,应当对其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未成年犯抢劫罪的处罚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抢劫罪的不构成刑事犯罪,不会判处刑事处罚,而采取其他的处罚方式;十四周岁到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抢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犯过抢劫罪再犯罪不能减刑。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减刑: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犯过抢劫罪再犯罪属于没有悔改表现。
1客体是复杂客体,即本罪既侵害了公私财产所有权,也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 这种侵害客体的双重性,是区别本罪与其他侵犯财产罪和大多数侵犯人身权利罪的重要标志。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财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
有以下几种抢夺行为会构成抢劫罪: 1、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一)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 (二)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者强行逼倒他人夺取财物的; (三)明知会致人伤亡
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的,能构成抢劫罪。对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人,应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行为人犯抢劫罪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构成抢劫罪的显著特征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财物。一般地说,抢劫罪的使用暴力、胁迫手段,是使被害人受到强烈的袭击,使之失去反抗能力,以任其抢走公私财物或被迫交出公私财物,犯罪嫌疑人具有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而抢夺罪的强力行为则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