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在我国开庭后什么时候可以宣判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2.08.19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具体由法院安排,应当在审限内审结。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相关专题推荐: 公告后什么时候开庭
律师普法
  • 开庭的时候一直没有宣判的意思是什么?
    开庭的时候一直没有宣判的意思是什么?

    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2020.07.24 258
  • 什么时候在合议庭宣判
    什么时候在合议庭宣判

    组成合议庭后,如果是当庭宣告判决的,人民法院会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如果是定期宣告判决,会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2020.08.07 138
  • 庭审过后什么时候宣判
    庭审过后什么时候宣判

    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2020.03.29 130
专业问答
  • 法院开庭以后不宣判什么意思

    1、开庭后不宣判意味着不做当庭宣判,其他日期再做宣判。刑事案件,人民法院经过对案件的审理,查清了控辩双方争议的事实和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构成犯罪及量刑要件,或被告人不构成犯罪,可以当庭宣判。 2、民事

    2022-11-27 15,340
  • 我国法律规定什么时候开庭宣判

    当庭宣判生效的时间为上诉期过后。一审刑事案件宣判后,判决书送达当事人的第二日起十日内为上诉期,上诉期内一审判决书的效力待定,上诉期内当事人没有上诉的,判决自动生效。

    2023-10-07 15,340
  • 开庭当庭宣判无罪,什么时候可以放人

    经民人法院审理,开庭当庭宣判无罪的被告人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九条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第二百四

    2022-10-10 15,340
  • 开庭的规定不宣判是什么意思?

    (1)刑事案件:人民法院经过对案件的审理,查清了控辩双方争议的事实和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构成犯罪及量刑要件,或被告人不构成犯罪,可以当庭宣判; 如案情复杂合议庭需要另行评议的,案件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

    2023-08-15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法院立案后什么时候开庭 01:15
    法院立案后什么时候开庭

    法院立案后开庭时间要根据各个地方法院的案件数量,人手分配问题去决定,排期,或者是法院办事效率决定。因为每个法院的受理案件情况不一样,比如,发达地区的案件比较多,不发达地区的案件比较少,发达地区立案后到开庭的时间就比较长,不发达地区的时间就比

    1,318 2022.04.15
  • 离婚开庭时要注意什么 01:17
    离婚开庭时要注意什么

    离婚案件开庭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原被告即使有代理人,也应当本人出庭发表意见。2、如果不同意离婚的,应明确表示双方感情并未破裂;如果坚持要求离婚的,应当拒绝法院的调解,明确表示双方再无和好可能。3、如果涉及财产分割争议的,应当就夫妻共同财产

    2,735 2022.04.17
  • 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 00:48
    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

    中国现行宪法的制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宪法,也是1954年的宪法,为我国宪法提供了基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

    5,934 2022.04.12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在我国开庭后什么时候可以宣判是什么意思?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