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8
法律并未规定刑事案件中院二审开庭后多长时间做出判决,但中院审理案件的期限应受刑诉法关于审限规定的限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常刑事案件二审的审限为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二个月,如还需要延长的,应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自诉案件,是指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的案件。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自诉案件范围有以下几类: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所谓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指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才予以受
自诉判决生效后,才会逮捕。刑事自诉案件由起诉方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举证调查责任在于起诉方,在判决生效前,不会逮捕犯罪嫌疑人。判决生效后,才会逮捕。自诉案件,是没有逮捕程序的,当事人起诉至法院,人民法院审查后,对于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
自诉刑事案件一般都要开庭审理,若是涉及个人隐私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于自诉刑事案件,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刑事案件立案期限为七天,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特别重大、复杂线索,经地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六十日。
刑事案件立案时间规定:公安机关接受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经济犯罪案件后,移送材料符合相关规定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至迟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案情重大、疑难、复杂或者跨区域性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在三十日
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一般情况下,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特别重大、复杂线索,经地(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六
刑事立案后并不一定会判刑,只有经法院审判,确定构成犯罪既遂的才会判刑。构成犯罪的条件有:主体是具有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客体是刑法明确规定保护的某种法益;主观是故意或过失的心态;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侵害法律保护的某种法益。
刑事案件立案后不一定会判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
以下内容为刑事自诉案件的相关规定: (一)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二)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