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0
(1)不予处罚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或者行为人虽实施了违法行为。 (2)免除行政处罚免予处罚是指因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法定事由存在,行政执法机关对某些形式上虽违法但实质上不应承担违法责任的人不适用行政处罚的行为。
故意毁财治安处罚标准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若是构成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行政复议不会加重处罚。行政复议机关可以依法作出维持的决定;撤销、变更的决定;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决定等。但是不能加重原行政处罚决定中对当事人的处罚。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六种。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可见,政务处分决定不仅包括六种处分方式,还留有立法或法律解释的空间。从主体来看,作
重新立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证据包括: 1、书证; 2、物证; 3、视听资料; 4、电子数据; 5、证人证言; 6、当事人的陈述; 7、鉴定意见; 8、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重新立案作出行政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以及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其中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适用的。
酒驾大货车的处罚标准: 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
不予行政处罚是指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1、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行政处罚可以折抵刑罚的情形主要包括: 1、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 2、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行政复议没有加重处罚的可能性。行政复议机关可以依法作出维持的决定;撤销、变更的决定;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决定等。但是不能加重原行政处罚决定中对当事人的处罚。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